越来越多老人半夜猝死,医生摇头:2事多做无益,就是有人不听劝

深夜的急救室总是格外忙碌,尤其是最近接诊的老年患者明显增多。值班医生发现一个令人揪心的现象:很多突发心脑血管意外的老人,都有相似的错误生活习惯。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正在悄悄透支着他们的健康。

越来越多老人半夜猝死,医生摇头:2事多做无益,就是有人不听劝

一、过度晨练藏危.机

1、凌晨剧烈运动风险高

清晨4-6点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时段,此时血液黏稠度高,血压波动大。不少老人坚持“闻鸡起舞”,却不知这个习惯可能让心脏超负荷工作。

2、空腹运动隐患多

很多老人喜欢晨练前不吃早餐,认为这样“清肠胃”。实际上空腹状态下运动,容易引发低血糖反应,增加晕厥风险。

3、极端天气仍外出

部分老人风雨无阻坚持晨练,但寒冷刺激会导致血管收缩,炎热天气则加重心脏负担。雾霾天户外运动更会损伤呼吸道。

二、错误用药习惯要警惕

1、自行调整用药剂量

有些老人根据自我感觉增减降压药、降糖药用量,这种随意性用药会导致血压血糖剧烈波动,诱发急性事.件。

2、迷信保健品替代药物

用所谓的“天然制剂”替代正规治疗药物,耽误疾病控制。某些保健品成分还可能干扰正常用药效果。

3、忽视药物不良反应

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时强忍不就医,错过早期干预时机。特别是服用抗凝药物的老人更需警惕异常出血。

三、夜间这些行为要避免

1、晚餐过饱过晚

越来越多老人半夜猝死,医生摇头:2事多做无益,就是有人不听劝

晚上消化功能减弱,暴饮暴食会增加心脏负担。建议晚餐控制在七分饱,且睡前3小时完成进食。

2、情绪剧烈波动

夜间看刺激性电视节目或与家人争执,情绪激动会导致血压骤升。保持平和心态对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3、起夜动作太急

从卧位突然起身容易引发体位性低血压,建议醒来后先静坐1分钟,再缓慢站立。

四、科学养生记住这几点

1、定期监测基础指标

每周测量2-3次血压,糖尿病患者要坚持监测血糖。记录数据就诊时带给医生参考。

2、运动讲究循序渐进“

从每天散步15分钟开始,逐渐增加至30-40分钟。避免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

3、保证优质睡眠

创造安静黑暗的睡眠环境,必要时可咨询医生改善睡眠质量。

4、保持社交活动

适度参与社区活动能缓解孤独感,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

越来越多老人半夜猝死,医生摇头:2事多做无益,就是有人不听劝

健康长寿需要科学方法,那些所谓的”经验之谈“未必适合每个人。建议老年朋友定期体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生活习惯。记住,最珍贵的养生智慧是”顺应自然,量力而行“。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