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是由造血干细胞无限增生引起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和骨髓中有大量分化不良的原始细胞或幼稚细胞。这些细胞是白血病细胞。白血病细胞可侵犯肝、脾、淋巴结、生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
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又称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
一、根据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大多数病例可以正确诊断血象和骨髓象的变化。
二、确定白血病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急性白血病应根据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或免疫学、染色体等技术进行分型诊断。对于少数难以识别的人,应综合分析单克隆抗体或电镜检查。
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诊断
⑴有白血病细胞浸润和颅内压升高的症状和体征。⑵脑脊液改变①压力>0.02Kpa(200mm水柱)或>60滴/分;②白细胞>0.01×109/L;③涂片见白血病细胞;④蛋白>450mg/L。⑶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或脑脊液的类似变化。
四、急性白血病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的特点,诊断一般并不难。由于白血病的类型不同,治疗方案和预后也不同,诊断建立后应进一步分类。还应识别以下疾病。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该病的RAEB及RAEB—T除病态造血外,外周血中还有原始和幼稚的细胞,全血细咆哮减少,染色体异常,容易与白血病混淆。但骨髓中原始细胞不到30%。
2.某些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异常
例如,如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血现异形淋巴细胞,但形态不同于原始细胞,血清中嗜异性抗体的效率逐渐上升,病程短,可以自愈。百日咳、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风疹等病毒感染时,血象中淋巴细胞增多,但淋巴细胞形态正常,病程良性,可自愈。
3.巨幼细胞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有时会与急性红白血病混淆。但前者骨髓中原细胞不增多,幼红细胞PAS反应通常是阴性的。
4.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象可能与白细咆哮不增多的性白血病混淆,但骨髓象检查叮明确鉴别。
5.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
在药物或某些感染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的恢复期,骨髓中早幼粒细咆明显增加。但该症多有明确病因,血小板正常,早幼粒细胞中无Auer小体:骨髓成熟粒细胞在短期内恢复正常。
六、急性白血病不同症状之间的鉴别诊断:
1.当出血倾向明显时,应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进行鉴别。后者肝、脾、淋巴结明显肿大,血象中白细胞数量正常,无幼稚细胞。骨髓检查可以区分两者。
2.发热、贫血、出血时,应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区分开来。后者常有肝、脾、淋巴结肿大,血象无幼稚细胞,骨髓检查可诊断。
3.发烧和骨关节痛的先发者应与青少年类风湿病和风湿热进行鉴别。这两种疾病贫血程度轻,无出血,肝、脾、淋巴结明显肿大,周围血液中无幼稚细胞。疼痛主要局限于关节,可疑者应进行骨髓检查。
4.急淋病通常需要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进行鉴别,如无出血和贫血、外周血异形淋巴细胞增多、骨髓正常或异形淋巴细胞、嗜异性凝集试验和(或)EB病毒抗体呈阳性。
5、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应识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脑肿瘤。此时,除了注意脑脊液的变化外,还应注意血液和骨髓的变化,注意肝脏、脾脏、淋巴结肿大等,可通过综合检查和短期跟踪进行识别。
6.此外,还需要鉴别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神经母细胞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骨髓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