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晚上11点前,尽量要完成这些事,控制血糖效果好
晚上11点前,你的身体其实在悄悄打一场血糖保卫战!糖尿病患者都知道控制血糖有多重要,但很多人忽略了夜间这个关键时段。其实,睡前几小时的生活习惯,直接影响着第二天的空腹血糖值。
一、晚餐后的黄金3小时
1、餐后散步20分钟
吃完晚饭别急着躺下,散步能帮助肌肉消耗血糖。不需要剧烈运动,轻松走20分钟就有明显效果。
2、睡前3小时结束进食
给消化系统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夜间血糖波动。如果实在饿,可以喝100ml左右的无糖豆浆或吃几颗坚果。
3、检查当日用药情况
睡前要确认是否按时服药或注射胰岛素,避免漏服影响血糖控制。
二、睡前的必要准备
1、监测睡前血糖
养成睡前测血糖的习惯,数据异常时能及时调整。数值在5.6-7.8mmol/L之间比较理想。
2、温水泡脚15分钟
40℃左右的温水泡脚能改善血液循环,但要注意水温不能太高,避免烫伤。
3、准备一杯温水放床头
夜间容易口渴,备好温水可以避免因口渴醒来后大量饮水影响睡眠。
三、必须避免的睡前雷区
1、刷手机到深夜
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质量,而睡眠不足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
2、睡前情绪激动
看刺激的影视节目或与人争吵都会升高应激激素,间接推高血糖。
3、穿着过紧的睡衣
特别是袜口、裤腰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不利于血糖代谢。
四、建立良好的睡眠环境
1、保持卧室适宜温度
18-22℃的环境最利于深度睡眠,温度过高会影响身体夜间修复机能。
2、使用遮光窗帘
完全黑暗的环境能促进褪黑素分泌,帮助维持正常的昼夜节律。
3、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
枕头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颈部血液循环,进而影响睡眠质量。
记住这些细节,坚持21天就能形成习惯。有位糖友严格执行这套作息后,三个月内糖化血红蛋白下降了1.2%。控制血糖就像打理花园,需要每天的精心照料。今晚就开始调整你的睡前routine吧,让身体在睡眠中也能稳定控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