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是焦虑症?一张表自测你的焦虑到什么程度,拒绝焦虑做好6点
焦虑自测:你的"情绪小怪兽"到底有多闹腾?
最近是不是总觉得心慌慌,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明明没什么大事,却总感觉有坏事要发生?别急着给自己贴"焦虑症"标签,先来做个简单自测,看看你的焦虑到底在哪个段位。
一、焦虑自测表:你的"警.报系统"灵敏度过高了吗?
1、身体信号检测
经常无缘无故心跳加速、手心出汗。
肌肉紧绷,特别是肩颈部位。
肠胃不适,没胃口或暴饮暴食交替出现。
2、思维模式评估
总在脑补最坏结果。
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反复回想。
难以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下降。
3、行为表现观察
回避社交场合。
拖延重要事项。
频繁查看手机或反复检查门窗。
如果上述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并且影响日常生活,建议寻求专业帮助。但别担心,大多数人的焦虑都是可以自我调节的。
二、6个实用方法安抚你的"情绪小怪兽"
1、呼吸调节法
尝试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每天练习几次,能有效降低身体紧张度。
2、感官安抚技巧
准备一个"安抚包",放入喜欢的精油、减压玩具或舒缓音乐。焦虑发作时,通过五感刺激转移注意力。
3、思维记录练习
当焦虑想法出现时,记录下来并问自己:这个担忧发生的概率有多大?最坏结果我能承受吗?往往写下来就会发现很多担忧并不现实。
4、规律运动计划
不需要高强度运动,每天30分钟快走就能显著提升情绪。运动时分泌的内啡肽是天然抗焦虑剂。
5、睡眠质量优化
建立固定作息时间,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设备。可以尝试听白噪音或进行渐进式肌肉放松。
6、社交支持系统
不要独自承受焦虑,选择1-2个信任的人定期交流。哪怕只是闲聊,也能缓解孤独感。
三、特别提醒:这些情况需要专业帮助
1、出现持续的身体不适却查不出原因。
2、焦虑严重影响工作或人际关系。
3、伴随持续的情绪低落或兴趣丧失。
4、出现回避行为影响正常生活。
记住,焦虑就像心理上的"过敏反应",是身体在提醒你需要关注自己。与其对抗焦虑,不如学会与它和平共处。从今天开始,选一两个方法尝试,给自己两周时间,你会发现那个轻松自在的自己正在慢慢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