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厘子吃多了会中毒?久放不坏打了防腐剂?辟谣来了
伴随车厘子的话题量和销售量不断高涨,有关车厘子的各种传闻也悄然而至,“车厘子打了防腐剂,才能久放不坏”“车厘子吃多了会中毒”……近日,网传重庆一女子5天吃6斤车厘子后晕倒,有人怀疑是车厘子导致“铁中毒”。医生表示,一次要吃够10公斤的量才有可能"铁中毒",血便则是水果红色素染成的"假象血便"。不过,营养学专家表示,任何食物超量都会引起身体不适,且车厘子属热性水果,吃多了会上火,注意适量原则。今天为大家辟谣5则关于车厘子的谣言。
谣言1:众所周知,樱桃果实不耐贮藏,那么为何车厘子经过长时间的海上运输依旧新鲜诱人呢,难道真的打了防腐剂?
真相:其实,海运的车厘子并非打了防腐剂,而是依靠技术完善的冷链运输来保持果实的新鲜度。
大车厘子打了激素?
谣言2:挑选车厘子时,人们往往会选择又大又红的那种,但有自媒体文章称,长得又大又红的车厘子是打了激素,小孩子吃了会性早熟。
真相: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表示,车厘子个头大小主要与品种有关,与是否打激素无关。比如经常说的进口车厘子普遍偏大,而国产车厘子一般是“小巧玲珑型”,个头偏小。在正规种植过程中,果农的确可能会喷一些植物激素,但这只对植物起作用,对人体是安全的。
车厘子具有补铁补血功效?
谣言3:由于车厘子鲜嫩多汁,颜色与深红的血液很接近,有说法称“车厘子能补铁补血”,甚至还说它是“妇女之友”。
真相:对此,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专家委员会成员阮光锋表示,从营养学角度分析,每100g车厘子仅含0.36mg的铁,其铁含量并不高,甚至低于人们常吃的大白菜,说它能补血无非是个别商家的夸大宣传。
车厘子吃多了会中毒?
谣言4:网上有说法称“吃车厘子一次别超过20颗,否则有‘氰化物中毒’的风险。”
真相:对此,中国营养协会的专家表示,车厘子中的氰苷只存在于它的核中,大多数人吃车厘子是不会吃核的,自然也就不会摄入氰苷了。即便是有人不小心把核与车厘子果肉一起吞进了肚子里,也不用着急害怕,因为人体的消化能力不足以破坏车厘子果核的硬壳,氰苷并不会释放出来的。
疫情严峻,冷链进口的车厘子还能放心吃吗?
谣言5:新冠疫情形势严峻,冷链进口食品外包装检测新冠病毒呈阳性的多个案例,让不少消费者对进口车厘子心存疑虑。
真相: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曾表示,所有从境外输入的物品包括水果都有可能受到新冠病毒的污染,但污染量很小。当然,购买进口冷链食品之前应该按照有关疾控专家的提示,进行清洗,严防病毒环境传人或物传人,如果购买与清洗操作流程得当,一般来说不会造成感染,可以放心食用。
此外,常有人傻傻分不清楚车厘子与樱桃的区别,实际上,车厘子其实就是樱桃的一个品种,其名称源于樱桃英文名的音译,主要产于美国、加拿大、智利等美洲国家。两者除了外形、个头、口感上的差异外,在营养成分上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