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疼就是患上痛风吗
脚后跟疼不一定是痛风,可能与足底筋膜炎、跟腱炎、骨刺、外伤或痛风性关节炎等多种因素有关。痛风性关节炎通常表现为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但也可累及其他关节。
1.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筋膜反复微损伤导致的炎症,典型表现为晨起第一步疼痛。可能与长时间站立、肥胖或足弓异常有关。治疗包括足底拉伸锻炼、穿戴足弓支撑鞋垫、局部热敷。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或洛索洛芬钠贴剂缓解疼痛。
2.跟腱炎
跟腱炎由跟腱过度使用引发,疼痛多位于跟骨后方。常见于跑步爱好者或突然增加运动量人群。建议减少跑跳活动,采用离心性跟腱拉伸训练。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配合超声波物理治疗。
3.跟骨骨刺
跟骨骨刺是跟骨底面骨质增生,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引发疼痛。X线检查可确诊。体重管理、缓冲鞋垫可减轻症状,严重者需考虑体外冲击波治疗。避免长期穿硬底鞋,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控制炎症。
4.外伤因素
跟骨脂肪垫挫伤、跟骨骨折等外伤可直接导致局部疼痛。需通过影像学检查鉴别,急性期应冰敷制动。恢复期可进行足部肌肉力量训练,使用硅胶跟骨保护垫分散压力。
5.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累及跟关节时会出现夜间剧痛伴红肿,血尿酸检测值常超过420μmol/L。发作期需限制高嘌呤食物,遵医嘱使用秋水仙碱片或非布司他片。慢性期患者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
建议保持合理体重,选择缓冲性能好的运动鞋,避免赤足行走。每日用温水泡脚15分钟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夜间加重或伴关节肿胀,应及时到风湿免疫科或骨科就诊,通过尿酸检测、超声检查明确病因。痛风患者需长期监测血尿酸水平,严格限制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