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和胆结石有什么区别
胆囊炎和胆结石是两种不同的胆道系统疾病,胆囊炎指胆囊的炎症反应,胆结石指胆囊或胆管内形成的固体结晶。两者可能独立发生或相互关联,胆结石是胆囊炎的常见诱因之一。
1、病因差异
胆囊炎多由细菌感染、胆汁淤积或胆结石阻塞引起,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胆结石主要与胆汁成分失衡有关,胆固醇过饱和、胆色素沉积或胆囊收缩功能异常均可导致结石形成,肥胖、高脂饮食和快速减肥是高风险因素。
2、症状特点
胆囊炎典型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伴发热、恶心呕吐,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墨菲征阳性。胆结石患者可能长期无症状,若结石移动引发胆绞痛,会出现阵发性剧烈腹痛,常在饱餐后发作,持续时间较短但反复出现。
3、诊断方法
胆囊炎诊断需结合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超声可见胆囊壁增厚、周围积液。胆结石主要通过超声检查发现胆囊或胆管内强回声团伴声影,CT或MRCP能精确定位结石位置和胆管扩张程度,肝功能检查可评估是否合并胆管梗阻。
4、治疗原则
急性胆囊炎需禁食、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严重者行胆囊切除术。无症状胆结石可观察,反复发作需手术,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结石可能需ERCP取石。两者均需低脂饮食,避免油腻食物刺激胆汁分泌。
5、并发症风险
胆囊炎可能进展为胆囊穿孔、脓肿或败血症。胆结石移动可能导致急性胰腺炎、梗阻性黄疸或化脓性胆管炎。长期胆结石刺激增加胆囊癌变风险,尤其瓷化胆囊患者需密切随访。
建议患者出现持续腹痛、黄疸或发热时及时就医,日常保持规律饮食,控制体重但避免快速减重,定期体检筛查胆道异常。术后患者需遵医嘱逐步恢复饮食,补充脂溶性维生素,避免伤口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