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皮的功效与作用
桑皮是桑科植物桑树的干燥根皮,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清肝明目等功效,主要用于肺热咳喘、水肿胀满、目赤肿痛等症状。
1、泻肺平喘
桑皮性寒味甘,归肺经,能清泻肺热、止咳平喘。适用于肺热壅盛引起的咳嗽气喘、痰黄黏稠等症状,常与地骨皮、甘草等配伍使用。现代研究表明,桑皮中的桑皮素等成分具有抗炎、镇咳作用,可缓解支气管痉挛。
2、利水消肿
桑皮能通调水道,促进水液代谢,对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有改善作用。其利尿机制可能与抑制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有关,临床可用于肾炎、肝硬化腹水等疾病引起的水肿,常配伍茯苓、泽泻等利水渗湿药。
3、清肝明目
桑皮入肝经,能清泄肝火,改善肝火上炎导致的目赤肿痛、视物模糊。可与菊花、决明子等同用,对于结膜炎、青光眼等眼疾的辅助治疗有一定效果。其活性成分桑色素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保护视网膜细胞。
4、降血压
桑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管阻力,从而发挥降压作用。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症见头晕目眩、面红耳赤,常与钩藤、夏枯草等配伍。需注意其降压作用较温和,不可替代降压药物。
5、抗菌抗炎
桑皮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其抗炎机制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有关。外用时可辅助治疗皮肤感染、疮疡肿毒,内服对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有一定缓解效果。
使用桑皮时需辨证施治,风寒咳嗽、脾胃虚寒者慎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使用,避免长期大量服用。日常可配伍粳米煮粥或与菊花代茶饮,但不宜与寒凉药物同用。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孕妇及儿童用药须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