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期间发烧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影响正常细胞的功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当体温超过38℃时,可能存在感染风险,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化疗患者发烧的原因通常与白细胞减少有关。白细胞是身体的"卫士",负责抵御外来病菌的侵袭。化疗药物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数量下降,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时,感染风险显著增加。除了白细胞减少,化疗还可能损伤口腔、消化道等部位的黏膜屏障,为病菌入侵提供便利。
化疗期间发烧需要特别警惕感染性发热。感染可能来自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等部位,严重时可能发展为败血症。患者需要注意观察伴随症状,如咳嗽、尿频、腹泻等。同时要区分药物热和感染性发热,某些化疗药物本身也可能引起发热反应。体温监测很重要,建议每天至少测量两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化疗患者一旦出现发热,应立即联系主治在就医前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温水擦浴,但要避免使用酒精擦拭。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注意休息。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饮食方面要保证营养均衡,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果医生建议使用升白针,要按时注射,并定期复查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