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吐血怎么治疗
肝硬化吐血需立即就医,治疗方式主要有内镜下止血、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输血支持等。肝硬化吐血通常由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可能伴随呕血、黑便、休克等症状。
1、内镜下止血
内镜下止血是肝硬化吐血的首选治疗方法,通过内镜可直接对出血部位进行止血操作。常见方式包括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等。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使用橡皮圈套扎曲张静脉,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目的。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将硬化剂直接注入曲张静脉,促使血管闭塞。这两种方法创伤小、恢复快,可有效控制急性出血。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辅助止血和降低门静脉压力。常用药物包括生长抑素类似物如注射用醋酸奥曲肽、血管加压素如特利加压素注射液、质子泵抑制剂如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等。生长抑素类似物可减少内脏血流,降低门静脉压力。血管加压素通过收缩内脏血管减少门静脉血流。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3、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适用于内镜止血失败或不宜内镜治疗的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通过在肝内建立门静脉与肝静脉之间的分流通道,降低门静脉压力。该手术创伤较小,可有效控制出血,但可能引发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其他介入治疗包括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球囊导管逆行栓塞术等,均通过阻断异常血流达到止血目的。
4、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适用于反复出血或内镜、介入治疗无效的患者。常见手术方式包括门体分流术、断流术、肝移植等。门体分流术将门静脉血流直接分流至体循环,降低门静脉压力。断流术通过离断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的血供达到止血目的。肝移植是根治肝硬化的最终手段,适用于终末期肝病患者。手术风险较高,需严格评估患者情况。
5、输血支持
输血支持是肝硬化吐血的重要辅助治疗。大量出血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需及时输注红细胞悬液补充血容量。同时根据凝血功能检查结果,适当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或血小板纠正凝血功能障碍。输血需严格掌握指征,避免过度输血增加门静脉压力。输血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防止输血反应和循环超负荷。
肝硬化患者日常生活中需严格戒酒,避免食用粗糙、坚硬、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肝功能、血常规、腹部超声等检查。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时立即就医。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焦虑。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但需控制蛋白质摄入量以防肝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