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是什么引起的 急性阑尾炎的常见原因剖析
急性阑尾炎通常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胃肠功能紊乱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常见原因主要有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淋巴滤泡增生、粪石嵌顿、胃肠功能紊乱等。
1、阑尾管腔阻塞
阑尾管腔阻塞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发病机制。阑尾作为盲端器官,其管腔细长且弯曲,容易因粪石、异物、寄生虫等造成机械性阻塞。阻塞后管腔内压力升高,影响血液供应,导致黏膜屏障受损。此时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控制感染,若出现化脓或穿孔需及时手术切除。
2、细菌感染
肠道菌群失衡时,大肠杆菌、厌氧菌等病原体可直接侵袭阑尾黏膜。细菌感染多继发于管腔阻塞后,也可由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导致。患者常伴有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等炎症指标异常。治疗需联合使用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并监测体温变化。
3、淋巴滤泡增生
青少年患者中,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可刺激阑尾壁淋巴组织增生,约占儿童急性阑尾炎病因的60%。增生的淋巴滤泡会堵塞管腔,多见于病毒感染后。这类患者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
4、粪石嵌顿
粪便浓缩形成的坚硬粪石易嵌顿在阑尾开口处,多见于长期便秘的中老年人群。粪石压迫会导致局部缺血坏死,加速细菌繁殖。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CT检查可见阑尾区高密度影。确诊后应禁食禁水,准备急诊阑尾切除术,术后可配合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
5、胃肠功能紊乱
饮食不当、寒冷刺激等因素可引起胃肠蠕动异常,导致阑尾排空障碍。暴饮暴食后,食物残渣容易进入阑尾管腔引发炎症。这类患者多有进食油腻食物或受凉史,早期可尝试禁食观察,若12小时内症状未缓解需就医,避免使用诺氟沙星胶囊等喹诺酮类药物自行治疗。
预防急性阑尾炎应注意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饭后剧烈运动。日常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香蕉,促进肠道蠕动。出现持续右下腹痛超过6小时,或伴有发热、呕吐时,应立即就医排查。术后患者应遵医嘱逐步恢复饮食,避免过早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腹部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