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是怎么回事
血液净化可能由肾功能衰竭、药物中毒、自身免疫性疾病、高脂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血液透析、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免疫吸附等方式治疗。
1、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衰竭是血液净化的常见原因,主要表现为排尿减少、水肿、恶心呕吐等。肾功能衰竭可能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因素有关。治疗措施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常用药物有尿毒清颗粒、肾衰宁片、海昆肾喜胶囊等。血液透析通过人工肾替代肾脏功能,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
2、药物中毒
药物中毒需要血液净化清除体内毒素,常见症状包括意识障碍、心律失常、肝功能异常等。药物中毒可能与过量服用镇静药物、农药中毒等因素有关。治疗措施主要是血液灌流和血浆置换,常用药物有活性炭片、纳洛酮注射液、血液灌流器等。血液灌流能有效吸附血液中的有毒物质。
3、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导致血液净化需求,常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皮疹、发热等。这类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治疗措施包括免疫吸附和血浆置换,常用药物有甲泼尼龙片、环磷酰胺胶囊、他克莫司软膏等。免疫吸附能特异性清除致病性抗体。
4、高脂血症
严重高脂血症可能需要进行血液净化,主要表现为黄色瘤、动脉粥样硬化等。高脂血症可能与饮食不当、遗传因素有关。治疗措施包括血脂吸附和血浆置换,常用药物有阿托伐他汀钙片、非诺贝特胶囊、血脂康胶囊等。血脂吸附能快速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
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常需要血液净化支持治疗,表现为多个器官功能衰竭。可能与严重感染、创伤等因素有关。治疗措施主要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常用药物有血必净注射液、乌司他丁注射液、人血白蛋白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能稳定内环境,为器官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血液净化后需要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出血。饮食上应保证足够热量和优质蛋白摄入,控制水分和盐分。定期监测血压、体重等指标,遵医嘱进行复查。出现发热、出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