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护理小窍门有什么呢
小儿肺炎护理可通过保持环境湿润、调整饮食结构、监测体温稳定、促进有效排痰、观察病情变化等方式进行。小儿肺炎多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需结合具体病因和症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1、保持环境湿润
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有助于缓解患儿呼吸道干燥。避免空调或暖气直吹,定时开窗通风但需防止冷风刺激。湿润环境能减少气道分泌物黏稠度,降低咳嗽频率。若痰液黏稠难以咳出,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2、调整饮食结构
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蔬菜泥,少量多餐避免加重胃肠负担。适当增加梨汁、白萝卜等润肺食材,避免辛辣刺激及油腻食物。发热期间需保证每日饮水量,母乳喂养婴儿应增加哺乳次数。合并腹泻时需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
3、监测体温稳定
每4小时测量体温,38.5℃以下优先采用退热贴、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腋温超过38.5℃时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禁用阿司匹林。发热期间保持衣物透气,出汗后及时更换防止受凉。持续高热或热峰间隔缩短需及时复诊。
4、促进有效排痰
空心掌由下向上轻拍背部帮助松动痰液,餐前或餐后1小时进行。婴幼儿可取俯卧位促进引流,年长儿可指导深呼吸后咳嗽。痰液堵塞出现呼吸急促时,应立即就医进行吸痰处理。禁用强力镇咳药物抑制排痰反射。
5、观察病情变化
记录呼吸频率、精神状态及口唇颜色,呼吸超过40次/分或出现鼻翼煽动提示病情加重。警惕拒食、嗜睡、烦躁不安等异常表现,出现喘憋、紫绀需紧急送诊。恢复期避免剧烈活动,门诊随访复查胸片直至病灶完全吸收。
护理期间家长需每日记录症状变化,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保持患儿手部清洁,接触患儿前后洗手。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但避免人群聚集,注意预防交叉感染。定期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可降低复发风险,如出现反复肺炎需排查免疫缺陷等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