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失禁如何分类
女性尿失禁主要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和功能性尿失禁五种类型。
1、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指在咳嗽、打喷嚏或运动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漏尿。常见于盆底肌松弛、多次分娩或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的女性。轻度可通过凯格尔运动改善,中重度需考虑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等手术治疗。避免提重物和长期便秘有助于预防。
2、急迫性尿失禁
急迫性尿失禁表现为突发强烈尿意后无法控制排尿,多与膀胱过度活动症有关。可能由尿路感染、神经系统病变或特发性原因引起。行为训练如定时排尿联合抗胆碱能药物如索利那新片、米拉贝隆缓释片可缓解症状。限制咖啡因摄入能减少膀胱刺激。
3、混合性尿失禁
混合性尿失禁同时具备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特征,约占临床病例的三分之一。需通过尿动力学检查明确主导类型。治疗需结合盆底肌康复训练、膀胱训练以及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胶囊等药物综合干预。肥胖患者减重可显著改善症状。
4、充盈性尿失禁
充盈性尿失禁因膀胱排空障碍导致尿液溢出,常见于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或盆腔手术后。表现为尿频尿急伴排尿不畅。需解除梗阻因素,间歇导尿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治疗。长期留置导尿管可能增加感染风险需谨慎。
5、功能性尿失禁
功能性尿失禁由行动障碍或认知功能障碍导致,如关节炎患者无法及时如厕。改善环境设施如安装坐便器扶手很重要,必要时使用成人纸尿裤临时管理。需排查是否合并其他类型尿失禁,痴呆患者可尝试提醒排尿训练。
建议女性出现尿失禁症状时记录排尿日记,包括漏尿时间、诱因和尿量,就诊时提供详细病史。每日饮水控制在1500-2000毫升,避免睡前过量饮水。穿着透气棉质内裤,定期进行盆底肌锻炼,如持续症状加重需及时至泌尿外科或妇科专科评估。体重指数超标者建议通过饮食运动控制体重,减少腹部压力对盆底的长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