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需要做哪些检查
外痔通常需要通过肛门视诊、肛门指检、肛门镜检查、肠镜检查、病理检查等方式确诊。外痔是肛垫下移或静脉丛病理性扩张形成的肛门疾病,可能由长期便秘、久坐久站、妊娠等因素诱发,表现为肛门肿物、疼痛、便血等症状。
1、肛门视诊
医生通过肉眼观察肛门及周围皮肤情况,判断外痔的位置、大小、数量及有无血栓形成。视诊可发现肛周紫红色柔软肿物,血栓性外痔可见皮下青紫色硬结。该方法无需特殊准备,但无法评估直肠内部情况。
2、肛门指检
医生戴手套涂抹润滑剂后,将手指伸入肛门触诊,评估痔核质地、活动度及肛门括约肌功能。可鉴别外痔与内痔混合痔,同时排除直肠息肉、肿瘤等疾病。检查时可能出现轻微不适,但一般不会引起剧烈疼痛。
3、肛门镜检查
使用带有光源的肛门镜撑开肛管,直观观察齿状线附近痔核充血、糜烂情况。能清晰区分内痔与外痔,判断是否合并肛裂、肛瘘等病变。检查前需排空粪便,镜检过程中可能有肛门坠胀感。
4、肠镜检查
对于反复便血或年龄超过40岁的患者,需通过结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排除结直肠肿瘤、炎症性肠病等。肠镜能全面观察直肠和结肠黏膜,检查前需清洁肠道,过程中可能引起腹胀不适。
5、病理检查
若痔核形态异常或怀疑恶性病变时,需钳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鉴别痔疮与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等罕见肛门肿瘤。该检查属于有创操作,通常在外痔手术过程中同步完成。
确诊外痔后应避免久坐久站,每日温水坐浴10-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火龙果等,保持大便通畅。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太宁复方角菜酸酯栓等药物缓解症状,若保守治疗无效或痔核脱出严重,需考虑外痔切除术或血栓剥离术等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