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要做24小时蛋白尿检查
24小时蛋白尿检查通常建议在出现持续性蛋白尿、高血压、糖尿病或肾脏疾病风险时进行。该检查主要用于评估肾脏功能异常、监测疾病进展或指导治疗方案调整。
当尿常规检查显示尿蛋白阳性时,需进一步通过24小时蛋白尿定量确认蛋白丢失程度。高血压患者合并肾脏损害可能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此时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肾损伤。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肾病时,尿蛋白排泄量会逐渐增加,定期监测可评估病情控制情况。已确诊慢性肾脏病的患者需要通过该检查动态观察蛋白尿变化,判断疾病分期和治疗效果。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时,也会出现病理性蛋白尿,检查结果对制定免疫抑制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建议检查前3天保持正常饮食和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或高蛋白饮食影响结果准确性。收集尿液容器需清洁干燥,首次排尿弃去后开始计时,次日同一时间结束收集并混匀送检。若检测结果异常,应及时至肾内科就诊,结合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综合评估,必要时进行肾脏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日常生活中需注意控制血压血糖,限制每日盐分摄入,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