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打吗流感疫苗的6大热点问题看过来
流感疫苗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病毒易变异,每年流行的毒株可能不同,疫苗成分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的流行毒株更新,且接种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水平会随时间下降。
1、为何每年接种
流感病毒属于RNA病毒,其表面蛋白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易发生抗原漂移或转换,导致病毒变异。世界卫生组织每年2月和9月分别针对南北半球发布疫苗推荐毒株,疫苗生产企业据此调整成分。人体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滴度通常在6-8个月后显著降低,无法对次年新毒株形成有效保护。
2、最佳接种时间
我国流感流行高峰通常在11月至次年3月,疫苗接种后需2-4周产生保护性抗体。建议在10月底前完成接种,错过时间者仍可在流行季任意时段补种。南方地区因存在冬夏双高峰,可考虑在流行期前1个月接种。
3、疫苗保护效力
流感疫苗对65岁以下健康人群的保护率可达70-90%,对老年人保护率约40-60%,但能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匹配度高的年份保护效果更好,即使毒株不完全匹配,疫苗仍可通过交叉免疫减轻症状严重程度。
4、特殊人群接种
6月龄以上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及医务人员属于优先接种人群。鸡蛋过敏者现可选择细胞培养或重组技术生产的非鸡胚疫苗。免疫功能低下者接种灭活疫苗安全,但免疫应答可能较弱。
5、不良反应处理
常见局部反应包括接种部位红肿疼痛,全身反应如低热、乏力通常1-2天自行缓解。罕见严重过敏反应多发生在接种后30分钟内,接种点需配备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接种后出现发热超过39度或过敏症状需及时就医。
6、与其他疫苗联用
流感疫苗可与肺炎球菌疫苗、新冠疫苗同时接种,但需分不同部位注射。免疫规划疫苗优先接种原则下,流感疫苗与其他减毒活疫苗如麻腮风疫苗需间隔28天以上。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接种前应咨询医生。
除接种疫苗外,流感流行期间应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咳嗽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出现发热伴呼吸道症状时应居家休息,密切接触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暴露后药物预防。慢性病患者需加强基础疾病管理,维持血糖血压稳定有助于降低流感重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