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病与月经不调是一回事吗
月经病与月经不调不是一回事。月经病是中医对月经相关疾病的统称,包括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多种病症;月经不调则特指月经周期、经期或经量的异常,属于月经病的一种具体表现。
1、概念差异
月经病在中医理论中涵盖范围较广,指因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异常导致的月经相关病症,除月经不调外,还包括崩漏、经行头痛等。月经不调则聚焦于月经周期提前或延后超过7天、经期短于2天或长于7天、经量明显增减等具体异常,属于西医“异常子宫出血”范畴。
2、病因区别
月经病可能由肾虚、肝郁、血瘀等整体体质问题引发,常伴随腰酸、头晕等全身症状。月经不调多与内分泌紊乱、卵巢功能失调有关,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疾病等,也可能因精神压力、过度节食等诱发。
3、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月经病需结合舌脉象及全身辨证,如气滞血瘀型痛经、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等。月经不调则通过妇科检查、性激素六项、B超等现代医学手段明确病因,如黄体功能不足导致的周期缩短。
4、治疗方式
月经病治疗强调辨证施治,常用益母草颗粒、乌鸡白凤丸等中成药调理,配合艾灸、针灸等疗法。月经不调需针对病因处理,如地屈孕酮片调节周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控制经量过多。
5、疾病关联
长期月经不调可能发展为更严重的月经病,如持续无排卵性出血可能导致贫血。部分月经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也会表现为月经不调症状,需通过腹腔镜确诊。
建议女性记录月经周期变化,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若出现经期紊乱超过3个月,或伴随严重痛经、大量血块等症状,应及时到妇科或中医妇科就诊,必要时完善激素检查与盆腔超声。日常可适量食用红枣、枸杞等补气血食材,但须避免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