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和肠胃炎有什么区别
胃肠炎和肠胃炎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述,均指胃肠黏膜的炎症反应,医学规范术语应为胃肠炎。
胃肠炎通常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也可能与食物中毒、药物刺激或自身免疫反应有关。病毒性胃肠炎常见病原体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表现为突发水样腹泻、呕吐及低热。细菌性胃肠炎多由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或大肠杆菌导致,症状包括黏液脓血便、腹痛及高热。寄生虫感染如贾第鞭毛虫可引起慢性腹泻伴腹胀。非感染性因素包括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酒精或过敏原刺激,表现为上腹隐痛及消化不良。严重脱水是胃肠炎主要并发症,需监测尿量及皮肤弹性。
预防胃肠炎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海鲜及未灭菌乳制品。急性期应补充口服补液盐,症状加重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原体。恢复期可逐步尝试低纤维食物如米粥、馒头,避免辛辣及高脂饮食刺激胃肠黏膜。慢性胃肠炎患者建议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排除克罗恩病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