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妈怀孕期间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孕妈妈怀孕期间的检查项目主要有血常规、尿常规、超声检查、糖耐量试验、传染病筛查等。
1、血常规
血常规是孕期基础检查项目,通过检测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评估孕妇是否存在贫血、感染等情况。孕期贫血可能影响胎儿发育,需及时补充铁剂或调整饮食。检查频率通常为每1-3个月进行一次,若发现异常需遵医嘱增加检测次数。
2、尿常规
尿常规主要用于监测尿蛋白、尿糖及泌尿系统感染情况。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能出现尿蛋白阳性,妊娠期糖尿病可表现为尿糖异常。建议每次产检时配合完成,发现异常需进一步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或血糖检测。
3、超声检查
孕期超声包括早孕超声、NT检查、大排畸超声等。早孕超声确认胚胎位置及数量,NT超声在孕11-13周评估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大排畸超声在孕20-24周筛查胎儿结构畸形。特殊情况下可能需增加胎儿心脏超声等专项检查。
4、糖耐量试验
糖耐量试验在孕24-28周进行,通过空腹及服糖后血糖值筛查妊娠期糖尿病。需空腹8-10小时后口服75克葡萄糖,分别检测0小时、1小时、2小时血糖值。确诊后需通过饮食控制、血糖监测管理,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治疗。
5、传染病筛查
包括乙肝、梅毒、艾滋病等传染病的血清学检测,通常在孕早期和孕晚期各进行一次。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评估病毒载量,艾滋病阳性孕妇需接受抗病毒治疗以降低母婴传播概率。所有检测结果异常均需专科会诊处理。
孕期检查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项目与频率,建议建立规范的产检档案。日常注意补充叶酸、钙剂等营养素,保持适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或散步,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每次产检前整理好疑问清单,与医生充分沟通检查结果和注意事项,出现阴道流血、腹痛等异常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