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免疫治疗之误区知多少

肿瘤免疫治疗常见的误区主要有对疗效预期过高、忽视不良反应、误认为适用所有癌症、混淆治疗方式、过度依赖单一治疗等。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或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对抗肿瘤,但需科学认知其局限性与风险。

肿瘤免疫治疗之误区知多少

一、疗效预期过高

部分患者将免疫治疗视为万能疗法,期待对所有肿瘤快速起效。实际上免疫治疗有效率因癌种而异,如黑色素瘤客观缓解率较高,而胰腺癌响应率较低。免疫治疗起效时间通常需8-12周,且存在假性进展现象。临床建议通过影像学复查结合肿瘤标志物动态评估疗效,避免过早放弃治疗。

二、忽视不良反应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可累及任何器官,常见皮疹、甲状腺功能异常、肺炎等。不同于化疗的剂量依赖性毒性,免疫不良反应具有延迟性和持续性特点。出现1-2级不良反应时可通过暂停给药+糖皮质激素控制,3-4级需永久停药。患者需建立不良反应日记,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甲状腺激素等指标。

三、适用所有癌症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MSI-H/dMMR型肿瘤效果显著,但仅约15%实体瘤患者符合该特征。非小细胞肺癌需检测PD-L1表达水平,三阴性乳腺癌需评估TILs浸润程度。部分癌种如前列腺癌、胶质母细胞瘤对免疫治疗普遍耐药。治疗前应完善生物标志物检测,避免无效治疗带来的经济与身体负担。

肿瘤免疫治疗之误区知多少

四、混淆治疗方式

将免疫治疗与细胞治疗、肿瘤疫苗等概念混淆常见。PD-1抑制剂属于被动免疫治疗,CAR-T属于主动免疫治疗,治疗机制和适应症差异显著。临床需根据肿瘤突变负荷、微环境特征选择单药或联合方案,如NSCLC可联合化疗,肾癌多采用靶向+免疫双联疗法。

五、过度依赖单一治疗

免疫治疗需与手术、放疗等局部治疗协同。早期肺癌术后辅助免疫治疗可降低复发风险,寡转移灶联合SBRT可增强远隔效应。营养支持对维持免疫功能至关重要,建议每日摄入优质蛋白1.2-1.5g/kg,补充维生素D和ω-3脂肪酸。心理干预可改善治疗耐受性,推荐正念减压疗法每周3次。

肿瘤免疫治疗之误区知多少

接受免疫治疗期间应保持适度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饮食注意避免生食及可能引发肠菌群紊乱的高脂食物,治疗前后2小时禁食可能影响药物吸收的含钙产品。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严重腹泻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治疗结束后仍需每3个月随访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