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肠溶片的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不适、出血倾向、过敏反应、肝肾损伤、瑞氏综合征等。阿司匹林肠溶片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血小板聚集、解热镇痛等作用,但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1、胃肠道不适
阿司匹林肠溶片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导致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胃溃疡或消化道出血。胃肠黏膜损伤与药物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有关。出现上述症状时需立即停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保护胃肠黏膜,必要时进行胃镜检查。
2、出血倾向
阿司匹林肠溶片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抗血栓作用,但可能增加出血风险。表现为牙龈出血、鼻衄、皮下瘀斑等,严重者可发生脑出血或消化道大出血。术前需提前停药,用药期间应监测凝血功能,避免与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联用。
3、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对阿司匹林肠溶片成分过敏,出现皮疹、荨麻疹、支气管痉挛等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过敏体质者用药前需告知医生,出现皮肤瘙痒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停药,并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抗过敏治疗。
4、肝肾损伤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可能影响肝肾功能,表现为转氨酶升高、蛋白尿等。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肝肾功能。避免与对乙酰氨基酚片等具有肝毒性药物联用,必要时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等保肝药物。
5、瑞氏综合征
儿童病毒感染期间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可能诱发瑞氏综合征,表现为呕吐、意识障碍、肝功能异常等。12岁以下儿童发热时应避免使用,可改用布洛芬混悬液替代。一旦发生需立即停药并住院治疗,给予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
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期间应避免饮酒或进食辛辣食物,定期监测血常规和粪便潜血。出现黑便、呕血等严重症状时需紧急就医。老年人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突然停药。用药期间注意观察皮肤黏膜出血点,保持口腔清洁以减少牙龈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