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复苏的方式有哪些 介绍心脏复苏的具体步骤

心脏复苏的方式主要有徒手心肺复苏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两种。心脏复苏的具体步骤包括评估环境、判断意识、呼救、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

心脏复苏的方式有哪些 介绍心脏复苏的具体步骤

1、徒手心肺复苏

徒手心肺复苏是心脏骤停现场急救的核心措施。操作者需快速评估环境安全,轻拍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唤判断意识。确认无意识后立即呼救并启动急救系统。将患者仰卧于硬质平面,施救者跪于患者一侧,双手重叠置于两乳头连线中点,用上半身力量垂直向下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每30次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吹气时需捏住患者鼻孔,看到胸廓隆起为有效。持续进行直至专业救援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循环。

2、自动体外除颤器

自动体外除颤器是提高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的重要设备。发现患者无意识无呼吸后,在实施胸外按压的同时应尽快获取AED。打开设备后按语音提示操作,粘贴电极片于右锁骨下和左乳头外侧。AED会自动分析心律,识别可除颤心律时会提示所有人远离患者并进行电击。电击后立即继续胸外按压,2分钟后AED会再次分析心律。使用过程中须确保无人接触患者,避免干扰心律分析。注意AED适用于无意识、无呼吸、无脉搏的室颤或无脉性室速患者。

3、胸外按压要点

胸外按压的质量直接影响复苏效果。按压位置要准确,避免按压剑突导致肝脏损伤。按压时手臂伸直与地面垂直,利用上半身体重下压。按压深度成人需达到5-6厘米,儿童约5厘米,婴儿约4厘米。按压频率保持100-120次/分钟,按压与放松时间各占50%。每次按压后要让胸廓完全回弹,不可倚靠在患者胸壁上。多人配合时可每2分钟轮换按压者,避免疲劳导致按压质量下降。中断按压时间不超过10秒,包括进行人工呼吸和AED分析时。

心脏复苏的方式有哪些 介绍心脏复苏的具体步骤

4、开放气道方法

有效开放气道是保证人工呼吸效果的前提。常用手法有仰头抬颏法和推举下颌法。仰头抬颏法适用于无颈部损伤患者,一手置于前额下压,另一手食指和中指抬起下颌骨。推举下颌法则用于疑似颈椎损伤者,双手置于下颌角向上托起。清除口腔可见异物,有假牙者仅松动者需取出。开放气道后观察胸腹起伏判断呼吸,时间不超过10秒。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应立即开始人工呼吸,每次吹气1秒,看到胸廓隆起即可,避免过度通气。

5、人工呼吸技巧

人工呼吸需与胸外按压配合进行。施救者正常吸气后用嘴完全包住患者口部,或使用面罩、呼吸膜等屏障装置。吹气时捏住患者鼻孔,缓慢吹气1秒,观察胸廓是否隆起。成人每次吹气量约500-600毫升,避免过度通气导致胃胀气。若首次吹气胸廓未隆起,重新调整头部位置再试。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单人施救时尽量减少中断。有条件时可使用球囊面罩通气,但不可因准备设备延误胸外按压。儿童和婴儿人工呼吸时需控制气量,避免气压伤。

心脏复苏的方式有哪些 介绍心脏复苏的具体步骤

心脏复苏后需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复苏成功的患者可能出现躁动,应防止坠床等二次伤害。及时记录复苏开始时间、用药情况等医疗信息。所有参与复苏的人员事后应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应急状态下的心理压力。建议公众定期参加急救培训,掌握规范的心肺复苏技能。家庭和公共场所可配备急救箱和AED设备,提高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