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对人体可造成哪些危害

寄生虫对人体可能造成营养不良、器官损伤、免疫抑制、机械性损害和继发感染等危害。寄生虫感染主要通过虫体直接破坏组织、争夺宿主养分、释放毒素或诱发免疫反应等方式影响健康。

1、营养不良

寄生虫如蛔虫、钩虫等常寄生于肠道,通过夺取宿主摄入的营养物质导致贫血、低蛋白血症或维生素缺乏。绦虫成虫可吸附于肠黏膜大量吸收消化产物,部分寄生虫还会分泌抑制消化酶活性的物质,干扰宿主对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长期感染可能引发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或孕妇胎儿发育异常。

2、器官损伤

肝吸虫可导致胆管纤维化与肝硬化,疟原虫会破坏红细胞并堵塞肝脾毛细血管。肺吸虫幼虫移行造成肺部出血性炎症,弓形虫包裹在大脑内可能引发癫痫或精神障碍。部分寄生虫的代谢产物具有直接细胞毒性,如血吸虫卵沉积在肝脏可形成特征性虫卵结节和肉芽肿。

3、免疫抑制

某些寄生虫如利什曼原虫能抑制T细胞功能,降低宿主对其他病原体的抵抗力。曼氏血吸虫感染可诱导调节性T细胞过度活化,导致免疫应答失衡。长期寄生虫感染可能改变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增加过敏性疾病或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概率。

4、机械性损害

蛔虫成团可能引起肠梗阻,包虫囊肿压迫肝组织导致萎缩。丝虫成虫阻塞淋巴管引发象皮肿,棘球蚴在颅内生长会产生占位效应。某些幼虫在皮下移行形成匐行疹,蝇蛆寄生在伤口会造成组织坏死和继发感染。

5、继发感染

钩虫叮咬处易继发细菌感染,肠道寄生虫损伤黏膜屏障后可能诱发败血症。疟疾患者易合并沙门氏菌血症,血吸虫病可增加乙肝病毒慢性化风险。某些寄生虫如广州管圆线虫可作为传播媒介,将其他病原体带入宿主体内。

预防寄生虫感染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或半生食鱼虾、肉类及蔬菜水果,接触土壤或动物后彻底清洁双手。疫区居民应定期进行寄生虫筛查,出现不明原因消瘦、腹痛、皮疹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旅行前往热带地区前可咨询专业机构关于疟疾等寄生虫病的预防用药建议,家中宠物需定期驱虫以降低人畜共患病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