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需要做哪些产检 每个阶段产检时间各不相同
怀孕期间需要根据孕周进行规律产检,主要包括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三个阶段,各阶段检查项目和时间安排不同。
1、孕早期检查:
孕6-8周需进行首次产检,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乙肝五项、梅毒血清学检测、HIV抗体检测等基础检查。孕11-13周+6天需完成NT检查和早期唐氏筛查,通过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结合血清学指标评估染色体异常风险。孕早期还需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和优生五项检查,排除可能影响胎儿发育的感染因素。
2、孕中期检查:
孕15-20周需进行中期唐氏筛查或无创DNA检测,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孕20-24周需完成系统超声检查,即大排畸检查,全面评估胎儿各器官发育情况。孕24-28周需进行糖耐量试验,筛查妊娠期糖尿病。孕中期还需每4周进行一次常规产检,包括血压、体重、宫高、腹围测量和胎心监护。
3、孕晚期检查:
孕28周后需每2周进行一次产检,孕36周后需每周检查一次。孕32-34周需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等,评估孕妇身体状况。孕34周后需定期进行胎心监护,评估胎儿宫内状况。孕37周后需进行产前评估,包括骨盆测量、胎位检查和B超检查,为分娩方式选择提供依据。孕晚期还需进行GBS筛查,预防新生儿感染。
4、特殊检查:
对于高龄孕妇、有不良孕产史或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可能需要增加检查项目和频次。如孕16-22周可进行羊水穿刺检查,直接获取胎儿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孕18-24周可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排除先天性心脏病。有遗传病家族史的孕妇可能需要进行基因检测。
5、常规监测:
每次产检都需测量血压、体重、宫高、腹围,评估胎儿生长情况。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筛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通过胎心监护了解胎儿宫内安危。孕晚期需关注胎动变化,建议每日定时数胎动。出现阴道流血、腹痛、胎动异常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孕期应建立规范的产检档案,完整记录每次检查结果。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叶酸、铁剂、钙剂等营养素。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保持适度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检查和治疗。定期产检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妊娠并发症,保障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