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和肝衰竭的区别有哪些
肝炎和肝衰竭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程阶段、严重程度及器官功能损害范围。肝炎是肝脏炎症反应的统称,而肝衰竭是肝炎进展至失代偿期的终末阶段,主要表现为合成、解毒、代谢等肝功能全面崩溃。
1.病程阶段差异
肝炎属于肝脏疾病早期或中期表现,多由病毒感染、酒精或药物损伤引起,肝细胞出现炎症坏死但保留部分再生能力。肝衰竭则是肝炎持续恶化或急性重型肝炎导致的结果,肝细胞大面积坏死且再生能力丧失,临床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肝衰竭三种类型。
2.症状程度差异
肝炎患者常见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部分慢性肝炎可能无症状。肝衰竭患者除上述症状加重外,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腹水等严重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可见胆红素急剧升高、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等危急指标。
3.治疗方式差异
肝炎治疗以病因治疗为主,如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片治疗乙肝,水飞蓟宾胶囊保护肝细胞,配合休息和营养支持。肝衰竭需紧急采取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等生命支持手段,必要时进行肝移植手术,药物仅作为辅助治疗。
4.预后差异
多数肝炎患者经规范治疗可控制病情进展,部分慢性肝炎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病死率较高,急性肝衰竭存活率不足30%,即使存活也可能遗留永久性肝功能损伤,需长期服用促肝细胞再生片等药物维持。
5.病理机制差异
肝炎病理改变以肝细胞水肿、点状坏死为主,炎症局限于肝小叶内。肝衰竭则出现大块或亚大块肝坏死,肝小叶结构塌陷,残存肝细胞呈结节性再生,常伴随胆管增生和纤维组织弥漫性沉积。
日常需避免饮酒、慎用肝毒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片,肝炎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超声等指标。出现意识改变、呕血等肝衰竭征兆时须立即就医,肝衰竭恢复期需严格低蛋白饮食,补充支链氨基酸颗粒维持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