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脚后跟疼怎么办 走路脚后跟疼的改善方法揭晓

走路脚后跟疼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缓解、足弓支撑、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走路脚后跟疼通常由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炎、脂肪垫萎缩、外伤等原因引起。

走路脚后跟疼怎么办 走路脚后跟疼的改善方法揭晓

1、休息制动

减少长时间行走或站立,避免穿硬底鞋。急性期建议卧床时抬高患肢,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疼痛部位5-10分钟,每日重复2-3次。体重超标者需控制体重以减轻足部负荷。选择有缓冲功能的运动鞋,避免赤脚行走。

2、物理治疗

每日进行足底筋膜拉伸:坐位扳脚趾向后保持15秒,重复10次。跟腱拉伸可面对墙壁双手推墙,患侧腿后伸保持膝盖伸直。超声波治疗或冲击波治疗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需由康复科医师操作完成。夜间可使用足踝支具维持足背屈姿势。

3、药物缓解

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局部涂抹,或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炎症疼痛。跟骨骨刺患者可尝试注射用醋酸曲安奈德进行封闭治疗。中药熏洗可用伸筋草、透骨草各30克煎汤浸泡患足。使用药物需排除消化道溃疡等禁忌证。

走路脚后跟疼怎么办 走路脚后跟疼的改善方法揭晓

4、足弓支撑

定制矫形鞋垫可纠正扁平足或高弓足异常受力,选择硬度适中的硅胶后跟垫分散压力。避免穿拖鞋或人字拖,选择后帮稳固的鞋子。运动前用肌效贴扎技术支撑足弓,具体贴法需由康复治疗师指导。

5、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跟痛症可考虑跟骨刺切除术或足底筋膜部分松解术。术后需石膏固定2-4周,逐步进行踝关节活动度训练。开放性手术存在感染风险,微创关节镜手术恢复较快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走路脚后跟疼怎么办 走路脚后跟疼的改善方法揭晓

日常避免突然增加运动量,运动前后充分拉伸跟腱与足底筋膜。选择缓冲性能好的跑鞋,每周累计步行距离不宜超过50公里。中老年人群可每日进行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晨僵现象应及时就诊骨科或足踝外科。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