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的尿液是什么颜色
新生儿黄疸的尿液通常呈深黄色或茶色,颜色深浅与胆红素水平相关。黄疸主要由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可能伴随皮肤巩膜黄染、嗜睡等症状,需警惕胆道闭锁、溶血性疾病等病理因素。
生理性黄疸多见于出生后2-3天,尿液颜色多为浅黄至深黄,与母乳喂养不足或排便延迟有关。此时增加喂养频率、促进排便可帮助胆红素排出,尿液颜色会逐渐变浅。病理性黄疸可能出现更早或持续时间更长,尿液呈现浓茶色甚至褐色,可能与新生儿溶血病、遗传代谢疾病、感染等因素相关。这类情况需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必要时进行蓝光治疗或换血疗法。部分先天性胆道畸形患儿尿液呈深褐色同时伴有灰白色大便,需超声检查明确诊断。
家长应记录新生儿每日次数及颜色变化,保持每日8-12次有效哺乳。若尿液持续呈可乐色或尿量明显减少,或伴有发热、拒奶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母乳喂养儿可适当增加日晒时间,但避免直射眼睛。注意区分尿液与粪便颜色,异常时可用手机拍照留存供医生参考。出院后按医嘱复查胆红素,避免使用民间退黄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