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与痛风的区别是什么
腱鞘炎与痛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腱鞘炎是肌腱周围鞘膜的炎症,痛风则是尿酸代谢异常导致的关节炎症。腱鞘炎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痛风则以突发性关节红肿热痛为特征。
1、病因差异
腱鞘炎多因重复性劳损或外伤引起,常见于手腕、手指等频繁活动的部位。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相关,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引发炎症,常累及足部第一跖趾关节。
2、症状表现
腱鞘炎疼痛呈持续性,伴随肌腱滑动时的弹响或卡顿感,局部可能有肿胀。痛风发作时关节剧痛难忍,皮肤发红发热,症状多在夜间突然出现。
3、发病部位
腱鞘炎好发于手部屈肌腱和桡骨茎突处,表现为特定动作时疼痛加重。痛风多见于下肢远端关节,60%以上患者首次发作位于大脚趾根部关节。
4、诊断方法
腱鞘炎通过体格检查可发现压痛点和摩擦感,超声检查能明确诊断。痛风需检测血尿酸水平,关节液穿刺发现尿酸盐结晶是确诊金标准。
5、治疗原则
腱鞘炎以休息制动、局部封闭治疗为主,严重者需手术松解。痛风急性期用秋水仙碱片、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炎症,慢性期需长期服用别嘌醇片降尿酸。
腱鞘炎患者应避免重复性手部动作,工作时佩戴护具减轻肌腱压力。痛风患者需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两类疾病均需遵医嘱规范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