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支原体肺炎是怎么感染上的
小孩支原体肺炎通常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免疫力低下、环境因素以及与其他感染者密切接触等途径感染。支原体肺炎常见于5岁以上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喘息或呼吸困难。
1、飞沫传播
肺炎支原体可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传播。当健康儿童吸入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时,可能被感染。在幼儿园、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飞沫传播概率较高。建议家长教育儿童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并及时处理使用过的纸巾。
2、接触传播
接触被肺炎支原体污染的物体表面后,再触摸口鼻也可能导致感染。支原体在环境中可存活数小时,玩具、门把手等公共物品可能成为传播媒介。家长需督促儿童勤洗手,特别是在公共场所活动后,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
3、免疫力低下
营养不良、睡眠不足或患有慢性疾病的儿童免疫力较差,更易感染肺炎支原体。维生素A、维生素D缺乏可能削弱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保证儿童饮食均衡,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和新鲜蔬菜水果,有助于增强抵抗力。
4、环境因素
空气污染、通风不良的室内环境可能增加感染风险。二手烟暴露会损伤儿童呼吸道纤毛功能,降低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保持居室空气流通,避免儿童接触烟草烟雾,可减少支原体肺炎发生概率。
5、密切接触
与支原体肺炎患者同住或长时间共处密闭空间时,感染风险显著增加。家庭中如有成员出现呼吸道症状,应适当隔离,避免与儿童密切接触。在疾病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预防支原体肺炎需采取综合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色蔬菜。保证儿童每天有充足睡眠,学龄前儿童应睡足10-13小时。出现持续发热、咳嗽加重等情况时,家长应及时带儿童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逐渐增加活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