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型肺吸虫病的危害有哪些
脑型肺吸虫病可能导致头痛、癫痫发作、肢体瘫痪、视力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等危害。脑型肺吸虫病是肺吸虫幼虫侵入脑组织引起的寄生虫感染,主要危害包括神经系统损伤和颅内占位性病变。
1、头痛
头痛是脑型肺吸虫病的常见症状,由虫体移行或颅内炎症反应刺激脑膜引起。疼痛多呈持续性钝痛或阵发性加剧,可能伴随恶心呕吐。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吡喹酮片、阿苯达唑片等驱虫药物,同时可配合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
2、癫痫发作
虫体寄生导致脑皮质异常放电可能引发癫痫,表现为肢体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脑电图检查可见异常波,需长期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或左乙拉西坦片控制发作,严重时需手术清除病灶。
3、肢体瘫痪
幼虫侵犯运动中枢或压迫神经传导通路可导致单侧或双侧肢体肌力下降。早期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和腱反射亢进,后期可能出现肌肉萎缩。除抗寄生虫治疗外,需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并进行康复训练。
4、视力障碍
视神经受压或视中枢受损可引起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甚至失明。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水肿,需紧急使用醋酸泼尼松龙片减轻炎症,必要时行视神经减压术。
5、颅内压增高
虫体占位及继发脑水肿可导致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和视物模糊。腰穿检查压力明显升高,需静脉滴注甘露醇注射液脱水,严重者需脑室引流术缓解症状。
预防脑型肺吸虫病需避免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蝲蛄等中间宿主,疫区居民应定期驱虫。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应及时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后需足疗程使用驱虫药物。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组织修复,肢体功能障碍者应早期介入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