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怎么诊断是否得了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可通过临床症状检查、咽拭子检测、血常规检查、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培养等方式诊断。疱疹性咽峡炎通常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发热、咽痛、咽部疱疹等症状。
1、临床症状检查
医生会观察患者咽部是否出现灰白色疱疹或溃疡,疱疹周围有红晕,多分布于软腭、悬雍垂等部位。同时评估是否伴有高热、拒食、流涎等典型症状。婴幼儿因无法表达咽痛,常表现为哭闹、烦躁。
2、咽拭子检测
用无菌棉签擦拭咽部疱疹或溃疡处取样,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肠道病毒核酸。该方法能快速明确病原体类型,对柯萨奇病毒A组、埃可病毒等常见病原体具有较高特异性。
3、血常规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增高。此项检查主要用于排除细菌性咽炎,后者常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重症患者需监测C反应蛋白水平评估炎症程度。
4、血清学检查
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检测肠道病毒特异性抗体效价变化。若恢复期抗体效价升高超过4倍,可辅助诊断。但因抗体产生需要时间,该方法多用于回顾性诊断或流行病学调查。
5、病毒分离培养
取疱疹液或咽部分泌物接种细胞培养,观察细胞病变效应。该方法虽为金标准,但耗时长且对实验室要求高,临床较少常规开展。多用于疑难病例鉴定或科研目的。
确诊疱疹性咽峡炎后应做好隔离措施,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饮食宜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如米汤、牛奶,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溃疡。注意监测体温变化,高热时可物理降温。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脱水等症状需及时就医。病程通常持续7-10天,多数患者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