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常见诊断有哪些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断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肝脏活检和排除其他肝病。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一种罕见的妊娠并发症,多发生在妊娠晚期,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常见诊断有哪些

1、临床表现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乏力、食欲不振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黄疸、尿色加深、皮肤瘙痒等肝功能障碍表现。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凝血功能障碍等肝功能衰竭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妊娠晚期突然出现,病情进展迅速,需要高度警惕。

2、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重要手段。常见异常指标包括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凝血功能异常、低血糖等。血常规检查可能显示血小板减少。肾功能检查可发现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这些实验室指标的异常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3、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对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断有辅助价值。腹部超声检查可显示肝脏回声增强,提示脂肪浸润。CT检查可见肝脏密度降低。磁共振成像对脂肪肝的检出率较高,但考虑到妊娠期特殊情况,需谨慎选择检查方式。影像学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常见诊断有哪些

4、肝脏活检

肝脏活检是确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金标准,但由于妊娠期凝血功能障碍风险增加,临床实际应用受限。病理检查可见肝细胞微泡性脂肪变性,无或仅有轻度炎症反应。在病情允许且凝血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可考虑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肝脏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5、排除其他肝病

诊断妊娠期急性脂肪肝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表现的疾病,如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HELLP综合征等。这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检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对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常见诊断有哪些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饮食上建议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适量蛋白的清淡饮食,少量多餐。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维持电解质平衡。密切监测血压、尿量、意识状态等生命体征变化。一旦确诊应立即住院治疗,必要时考虑终止妊娠。产后需继续监测肝功能恢复情况,定期随访。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