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可通过药物止血、内镜治疗、介入治疗、输血支持和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通常由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上消化道肿瘤、药物损伤等原因引起。
1、药物止血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泮托拉唑钠肠溶片可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面愈合。生长抑素类似物如醋酸奥曲肽注射液能减少内脏血流,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止血药物如蛇毒血凝酶注射液可局部形成纤维蛋白凝块。用药需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警惕药物过敏反应。
2、内镜治疗
急诊胃镜检查可明确出血部位,同时实施钛夹夹闭、硬化剂注射或电凝止血。对于食管静脉曲张可采用套扎术,胃底静脉曲张适合组织胶注射。术后需禁食6-8小时,观察有无再出血征象。内镜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对大血管出血效果有限。
3、介入治疗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适用于内镜治疗失败的活动性出血,通过造影定位后栓塞出血动脉分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能降低门静脉压力,适用于肝硬化伴静脉曲张出血。介入治疗需评估肝肾功能,术后注意穿刺点压迫止血,监测有无异位栓塞并发症。
4、输血支持
血红蛋白低于70g/L或休克患者需输注红细胞悬液,凝血功能障碍者补充新鲜冰冻血浆。大量输血时应注意钙剂补充,避免枸橼酸中毒。输血量根据失血量动态调整,目标维持血红蛋白在80-100g/L即可,过度输血可能增加再出血风险。
5、手术治疗
对于溃疡穿孔、肿瘤出血或内镜治疗无效者,需行胃大部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等外科手术。术前需稳定循环状态,术后加强营养支持,预防吻合口瘘和感染。手术治疗止血确切,但创伤较大,通常作为最终治疗选择。
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出血停止后逐步过渡至冷流质饮食,选择米汤、藕粉等无渣食物。恢复期避免辛辣刺激、过热过硬饮食,戒烟戒酒,慎用非甾体抗炎药。定期复查胃镜监测病灶愈合情况,肝硬化患者需终身随访。出现呕血、黑便等再出血表现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