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必须手术吗 了解分泌性中耳炎的手术适应症
分泌性中耳炎多数情况下无须手术,但存在鼓室积液持续不消退、听力显著下降或反复发作等情况时,可能需考虑手术干预。手术方式主要有鼓膜切开置管术、鼓膜穿刺抽液术等。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以保守措施为主。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咽鼓管水肿,配合黏液溶解促排剂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积液排出。若合并细菌感染,可能需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多数患者经2-4周规范治疗,配合捏鼻鼓气、咀嚼口香糖等咽鼓管功能训练,积液可自行吸收。儿童患者建议家长定期监测听力变化,避免用力擤鼻。
当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且出现传导性耳聋超过40分贝、鼓室积液黏稠呈胶冻状,或伴随腺样体肥大压迫咽鼓管时,需评估手术指征。鼓膜切开置管术通过在鼓膜放置通气管维持中耳通气,通常导管留置6-12个月后自行脱落。对于腺样体肥大导致的反复发作,可能需同步行腺样体切除术。术后需避免耳道进水,定期复查听力及鼓膜愈合情况。
保持鼻腔通畅是预防复发的关键,日常可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流感季节注意佩戴口罩。避免过度疲劳及烟酒刺激,乘坐飞机时可咀嚼糖果缓解耳压。若出现耳闷胀感持续加重或突发眩晕,应及时复查耳内镜及声导抗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