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右手肿胀什么原因引起
老人右手肿胀可能与外伤、静脉回流受阻、关节炎、感染、心肾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
1、外伤
局部碰撞或挤压可能导致软组织损伤,毛细血管破裂后形成淤血肿胀。通常伴随皮肤青紫、按压疼痛等症状。急性期可冷敷减轻渗出,48小时后热敷促进吸收。若出现持续剧痛或活动受限,需排除骨折可能。
2、静脉回流受阻
长期保持固定姿势或衣物过紧会压迫静脉,导致血液回流不畅引发肿胀。常见表现为晨轻暮重、皮肤紧绷发亮。抬高患肢有助于改善循环,必要时可穿戴医用弹力袜。需警惕深静脉血栓形成,该情况可能伴随小腿压痛、皮温升高等表现。
3、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或骨关节炎可引起关节滑膜增生,导致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多伴有晨僵、关节变形等症状。确诊需结合类风湿因子检测和X线检查。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抗炎药物,配合关节功能锻炼。
4、感染
皮肤破损后细菌侵入可能引发蜂窝织炎,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严重时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需及时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治疗。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此类感染,需特别注意足部护理。
5、心肾功能异常
心力衰竭或肾病综合征会导致水钠潴留,引发对称性肢体水肿。可能伴随呼吸困难、尿量减少等症状。需完善心电图、肾功能等检查。治疗需控制原发病,限制钠盐摄入,必要时使用呋塞米片等利尿剂。
日常应注意观察肿胀变化情况,记录每日体重和尿量。睡眠时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避免长时间下垂。限制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若肿胀持续加重或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控制基础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