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并发症有哪些
充血性心力衰竭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主要包括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肝功能损害、血栓栓塞及恶病质。
1、心律失常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扩大导致电传导异常,易发生房颤、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长期心肌缺血缺氧可能引发窦房结功能异常,表现为心悸、晕厥等症状。治疗需纠正电解质紊乱,遵医嘱使用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严重者需植入心脏起搏器。
2、肾功能不全
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肾灌注不足,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发水钠潴留和氮质血症。患者可能出现少尿、下肢水肿及血肌酐升高。治疗需限制液体摄入,使用呋塞米片、托拉塞米注射液等利尿剂,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3、肝功能损害
右心衰竭时静脉回流受阻,肝脏淤血导致肝细胞缺氧坏死,表现为黄疸、转氨酶升高及凝血功能障碍。长期淤血可能进展为心源性肝硬化。治疗需改善心功能,使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保肝药物,监测凝血功能。
4、血栓栓塞
心脏血流缓慢易形成附壁血栓,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脑栓塞。下肢静脉血栓可能引发肺栓塞。预防需使用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药物,卧床患者需穿戴弹力袜并定期进行下肢活动。
5、恶病质
长期组织灌注不足导致代谢紊乱,肿瘤坏死因子等炎症因子大量释放,引起肌肉消耗和营养吸收障碍。患者表现为体重骤降、白蛋白降低及活动耐力减退。治疗需补充肠内营养粉剂、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等,结合适度的康复训练。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需严格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监测体重变化并记录24小时尿量。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睡眠时采取半卧位减轻呼吸困难。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及肝肾功能,出现新发水肿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