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主要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常见原因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免疫力低下、季节因素及疫苗接种不足。
1、飞沫传播:
腮腺炎病毒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传播。病毒悬浮在空气中,易被周围人群吸入导致感染。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因人员密集,传播风险显著增加。发病后需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2、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餐具、玩具或衣物后触摸口鼻,可能引发感染。病毒在体外可存活数小时,共用物品会加速传播。日常需加强物品消毒,培养儿童勤洗手习惯,尤其在进食前与外出后。
3、免疫力低下:
营养不良、睡眠不足或患有慢性疾病的儿童免疫功能较弱,更易感染病毒。发病后症状可能较重,表现为持续高热、双侧腮腺肿痛。保证均衡饮食与充足休息有助于增强抵抗力。
4、季节因素:
冬春季气温较低,人群室内活动增多,空气流通差,病毒传播速度加快。该季节发病率可达全年高峰。保持室内通风、减少密集场所停留可降低感染概率。
5、疫苗接种不足:
未全程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的儿童缺乏特异性抗体保护,感染风险提高。疫苗预防有效率超过90%,适龄儿童应按计划完成两剂接种。部分患儿因过敏体质需咨询医生调整免疫方案。
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酸性食物刺激唾液分泌加重肿痛,推荐米粥、蒸蛋等软质食物。急性期需卧床休息,用温毛巾外敷腮部缓解不适。恢复期可逐步增加果蔬摄入,补充维生素C促进康复。日常注意口腔清洁,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未患病儿童应避免接触患者,集体机构出现病例时需加强晨检与消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