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如何检查 做四个检查可知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可通过血清蛋白电泳、骨髓穿刺活检、影像学检查、尿液检查等方式确诊。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主要表现为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等症状。
1、血清蛋白电泳
血清蛋白电泳主要用于检测血液中异常增多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清蛋白电泳通常会出现M蛋白峰,这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该检查可帮助区分多发性骨髓瘤与其他浆细胞疾病,同时还能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2、骨髓穿刺活检
骨髓穿刺活检是确诊多发性骨髓瘤的关键检查。通过抽取骨髓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可发现骨髓中异常增生的浆细胞比例超过10%。骨髓活检还能确定浆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克隆性,为分型诊断提供依据。检查后需压迫穿刺部位防止出血。
3、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或PET-CT等,用于评估骨质破坏情况。多发性骨髓瘤常导致骨质疏松、溶骨性病变或病理性骨折,影像学检查能发现特征性的穿凿样骨缺损。全身低剂量CT或全身MRI对早期病变检测更为敏感。
4、尿液检查
尿液检查主要检测本周蛋白和尿轻链。约50%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尿中可检出本周蛋白,这是免疫球蛋白轻链从肾脏滤过形成的。24小时尿轻链定量有助于疾病监测和疗效评估。检查前需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
确诊多发性骨髓瘤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多项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患者检查前应保持正常饮食和作息,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持续骨痛、乏力、反复感染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相关指标,监测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同时注意补充营养,预防感染和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