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通过保持休息、补充水分、调节饮食、物理降温、药物干预等方式护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环境刺激、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保持休息
患者需卧床静养,避免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保证每日7-9小时睡眠,有助于缓解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居室应保持通风,温度控制在20-24摄氏度,湿度维持在50%-60%。
2、补充水分
每日饮温水1500-2000毫升,可稀释呼吸道分泌物。适当饮用蜂蜜水、梨汤等润喉饮品,缓解咽干咽痛。避免咖啡、酒精等利尿饮品,防止脱水加重黏膜干燥。
3、调节饮食
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半流质食物,补充优质蛋白如蒸蛋、鱼肉。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及西蓝花等深色蔬菜。忌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减少胃肠负担。
4、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冰袋需用毛巾包裹后冷敷额头,每次10-15分钟。禁止酒精擦浴,避免皮肤刺激或寒战反应。
5、药物干预
病毒感染可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药物。细菌感染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发热可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鼻塞可用盐酸伪麻黄碱片缓解症状。
护理期间需每日监测体温变化,观察咳嗽、咳痰性状。保持口腔清洁,三餐后可用淡盐水漱口。症状持续3天无缓解或出现高热、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应避免人群聚集场所,外出佩戴口罩,逐步增加活动量以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