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急性心衰怎么办 五步拯救急性心衰患者
急性心力衰竭可通过保持镇静、调整体位、吸氧治疗、药物治疗、紧急就医等方式处理。急性心力衰竭通常由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急症、心脏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等原因引起。
1、保持镇静
患者及周围人员需保持冷静,避免情绪激动加重心脏负担。急性心力衰竭发作时交感神经兴奋会加速心率,增加心肌耗氧量。家属应安抚患者情绪,减少外界刺激,为后续救治创造有利条件。
2、调整体位
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双腿自然下垂。这种体位能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负荷。避免平卧位导致肺淤血加重,引发严重呼吸困难。必要时可给患者背部垫软枕支撑。
3、吸氧治疗
立即给予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氧流量控制在6-8升/分钟。严重缺氧者可考虑面罩给氧或无创通气。吸氧能改善组织缺氧状态,减轻肺动脉压力。注意观察患者氧饱和度变化,维持在95%以上为宜。
4、药物治疗
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可使用呋塞米注射液减轻肺水肿,硝酸甘油片扩张静脉血管,吗啡注射液缓解呼吸困难。这些药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例如收缩压低于90mmHg时禁用硝酸甘油。用药后需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5、紧急就医
完成初步处理后立即呼叫急救中心,转运过程中保持持续心电监护。急诊科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正性肌力药、血管扩张剂或机械辅助循环等治疗。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导致者,可能需要紧急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每周3-5次;严格遵医嘱服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定期监测体重,3天内增长超过2公斤应及时就诊。注意避免感染、劳累、情绪波动等诱发因素,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