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石破溃后流水如何处理
痛风石破溃后流水需及时清创消毒并就医处理,避免继发感染。痛风石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形成的皮下结节,破溃后流出白色糊状物可能含有尿酸盐结晶,需由医生评估是否需手术清除或药物控制。
破溃初期可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清除表面分泌物和结晶残留。冲洗后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或氯己定溶液消毒创面及周围皮肤,覆盖无菌纱布吸收渗液。每日观察创面有无红肿热痛加重,若出现发热或脓性分泌物需警惕细菌感染。痛风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秋水仙碱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缓解炎症疼痛,慢性期需长期服用非布司他片、苯溴马隆片等降尿酸药物。
痛风石破溃后自行处理仅适合临时应急,长期不愈合的创面可能需外科手术清除尿酸盐沉积。反复破溃说明尿酸控制不佳,需调整降尿酸方案。合并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者更易继发感染,破溃后应立即就医。创面愈合后仍要坚持低嘌呤饮食,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促进尿酸排泄,限制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摄入。
日常需监测血尿酸水平维持在300μmol/L以下,避免关节受凉外伤。肥胖者应逐步减重,但禁止快速减肥诱发痛风发作。规律服用降尿酸药物期间若出现新痛风石或原有结节增大,需复查尿酸及肾功能调整用药。急性发作期可抬高患肢减少肿胀,但破溃创面禁止热敷以免加重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