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零食”添加剂最多?是饼干吗?医生直言:5种零食尽量少吃
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零食,包装袋上动辄十几行的配料表看得人眼花缭乱。那些拗口的化学名称背后,可能藏着你不了解的"添加剂陷阱"。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哪些零食是添加剂界的"重灾区"。
一、5种添加剂含量惊人的零食
1、果冻类零食
卡拉胶、山梨酸钾、柠檬酸等添加剂是标配,有些产品添加剂多达8-10种。五颜六色的外观基本靠合成色素,所谓的"果汁含量"往往不足3%。
2、火腿肠等加工肉制品
亚硝酸盐、磷酸盐、增稠剂三件套必不可少。为了让肉质更"Q弹",部分产品还会添加卡拉胶和变性淀粉,一根肠里可能含有6-8种食品添加剂。
3、奶油味膨化食品
芝士粉、奶油香精都是人工合成的,鲜味主要靠谷氨酸钠。为了保持酥脆口感,通常需要添加抗氧化剂和防腐剂,配料表前五位往往有3种是添加剂。
4、果脯蜜饯
为了延长保质期和改善外观,二氧化硫、苯甲酸钠是常客。表面亮晶晶的效果来自人工蜡质,鲜艳的颜色多是合成色素。
5、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
代可可脂本身就含有人造反式脂肪酸,再加上乳化剂、香精、色素等,有些廉价巧克力产品的添加剂占比可能超过15%。
二、识别添加剂的小技巧
1、配料表越短越好
选择配料表不超过5行的产品,前三位最好是天然食材。
2、警惕"三件套"
看到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亚硝酸盐同时出现就要当心。
3、数字代码要留意
E开头的食品添加剂代码,300-399是抗氧化剂,400-499是增稠剂等。
4、特殊名称要警惕
"植物奶油"、"人造黄油"、"代可可脂"等都可能含反式脂肪酸。
三、相对健康的选择建议
1、原味坚果
选择只标注"坚果+盐"的产品,避免添加糖和油脂的版本。
2、无添加果干
配料表只有水果本身的产品,虽然卖相可能不够漂亮。
3、纯黑巧克力
可可含量70%以上的产品,添加剂相对较少。
4、无糖酸奶
选择配料只有生牛乳和菌种的产品。
下次采购零食时,记得多花30秒看看配料表。聪明的消费者都懂得一个道理:零食可以吃,但要知道自己吃进去的到底是什么。养成看配料表的习惯,就是对自己健康最好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