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有哪些
成人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主要有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慢性失血、妊娠期铁需求增加、胃肠道疾病等。
1、铁摄入不足
长期饮食结构单一或偏食可能导致铁摄入不足,尤其是缺乏红肉、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富含铁的食物。素食者若未合理搭配豆类、坚果等植物性铁源,更容易出现缺铁。改善饮食结构,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有助于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
2、铁吸收障碍
胃酸缺乏、胃部手术史或长期服用抑酸药物可能影响铁的吸收。乳糜泻等肠道疾病会导致小肠绒毛萎缩,减少铁的吸收面积。此类患者需治疗原发病,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等补铁药物。
3、慢性失血
女性月经过多、消化道溃疡出血、痔疮反复出血是常见的慢性失血原因。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也可能导致隐匿性消化道出血。需通过粪便隐血试验、胃肠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同时使用琥珀酸亚铁片等药物纠正贫血。
4、妊娠期铁需求增加
妊娠中晚期血容量扩张及胎儿生长发育会使铁需求量增加数倍。未及时补充铁剂的孕妇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孕期应定期检测血红蛋白,遵医嘱使用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安全性较高的补铁制剂。
5、胃肠道疾病
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降低胃酸分泌,影响铁离子转化。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常伴随肠道溃疡和吸收不良。治疗需针对原发病,配合使用富马酸亚铁颗粒等易吸收的铁剂,严重贫血时可能需静脉补铁。
预防缺铁性贫血需保持均衡饮食,每周适量摄入动物肝脏、血制品等血红素铁。素食者应搭配维生素C促进植物铁吸收。长期服用抑酸药物或存在慢性出血症状时,建议每半年检测血常规。出现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长期服用铁剂导致铁过载。孕妇、月经量多者及胃肠疾病患者属于高危人群,需定期监测铁代谢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