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大爷因糖尿病死亡?医生警告:天热看看手机,也别做3件事

最近朋友圈疯传的"61岁大爷因糖尿病猝死"消息,让不少糖友心里发慌。其实高温天气对血糖的影响,比我们想象中更危险!手机里的短视频可以随时刷,但这3件要命的事真的不能做。

61岁大爷因糖尿病死亡?医生警告:天热看看手机,也别做3件事

一、高温天最危险的3个习惯

1、把胰岛素放错地方

胰岛素最怕高温暴晒,车内温度超过30℃就会失效。很多人习惯把胰岛素放在汽车手套箱,这个"死亡储物格"夏天温度能飙到50℃以上。正确做法是准备专用保温袋,放入冰袋但避免直接接触药瓶。

2、运动后猛灌冰水

出汗后喝冰水会刺激血管收缩,对糖尿病患者本就脆弱的微循环系统是双重打击。更可怕的是,低温会暂时掩盖口渴感,让人忽略及时补水,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建议喝20℃左右的淡盐水,小口慢饮。

3、赤脚踩热地板

糖尿病足患者对温度感知迟钝,40℃的地面温度可能造成二度烫伤而不自知。有个案例是患者光脚在阳台晒被子,结果脚底烫出水泡引发感染。夏天一定要穿棉袜+透气鞋,进屋先用手背试地板温度。

二、糖友专属的夏季生存指南

1、血糖监测要"勤快"

高温会使血糖仪出现10%-15%的误差。建议比平时增加1-2次监测,特别是运动前后。采血时用温水洗手能提高准确性,别用酒精棉片擦拭后立即检测。

2、加餐选择有讲究

61岁大爷因糖尿病死亡?医生警告:天热看看手机,也别做3件事

容易变质的乳制品、切开的水果别当加餐。推荐随身带原味坚果、无糖全麦饼干,放在隔热餐盒里。注意查看食品包装是否鼓胀,夏季食物变质速度是冬.季的3倍。

3、药物保存要上心

除了胰岛素,某些降糖药如二甲双胍在高温下也会降解。药片出现变色、变脆就要警惕。可以买个小药箱,放入蓄冷剂保持25℃以下,但别直接接触药品。

三、这些症状是危险信号

1、头晕+大汗≠普通中暑

当出现心慌、冷汗、手抖时,可能是低血糖而非中暑。有个误区是以为天热食欲差就自行减药,结果引发严重低血糖。记住:调整用药必须经过医生评估。

2、脚部伤口别用偏方

发现脚部破溃时,用盐水泡脚、涂蜂蜜这些土方法反而会加重感染。正确做法是立即用无菌敷料覆盖,24小时内就医。夏季真菌活跃,趾缝糜烂也别用爽身粉。

3、异常口渴要测酮体

多饮多尿加重时,可能是酮症酸中毒前兆。尤其伴有呼吸有烂苹果味、腹痛时,要立即检测尿酮体。医院急诊数据显示,夏季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发生率比平时高40%。

61岁大爷因糖尿病死亡?医生警告:天热看看手机,也别做3件事

其实那位61岁大爷的悲剧,问题就出在中午高温时段独自外出运动。糖友们要记住:空调房里刷手机虽然无聊,但至少安全。做好药物管理、科学补水、足部防护这三点,就能平安度过炎夏。毕竟控糖是场马拉松,懂得规避风险比盲目坚持更重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