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怕拖,长期腹泻或伴随这些症状,可能是肠癌的征兆,尽早就医
刚吃完火锅就跑厕所?大多数人会归咎于"肠胃敏感"。但若腹泻持续两周以上,且出现以下特殊症状,可能就不是简单的肠胃问题了。肠道作为人体最长的消化器官,它的异常信号往往被我们误读成"小毛病"。
一、肠癌腹泻的3个危险特征
1、排便习惯突然改变
原本规律的排便变得紊乱,时而便秘时而腹泻,特别是出现"铅笔样细便",可能是肿瘤占据肠腔空间的征兆。夜间腹泻更需警惕,正常功能性腹泻很少在入睡后发作。
2、便血容易被误判
痔疮出血鲜红且附着粪便表面,肠癌出血则多呈暗红色或果酱色,常与粪便混合。部分患者会出现黏液脓血便,这种特殊的"果冻状"分泌物是肠道黏膜受损的表现。
3、伴随消瘦和贫血
一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5%就要注意。肿瘤消耗营养会导致持续消瘦,长期慢性出血则引发贫血,常见面色苍白、爬楼梯气促等症状。
二、高危人群自测清单
1、45岁以上中老年群体
肠癌发病率从40岁开始明显上升,建议45岁后每年做粪便隐血检测。有家族史的人群筛查年龄要提前10年。
2、长期外卖饮食者
高脂低纤维饮食会延长致癌物与肠黏膜接触时间。经常吃烧烤、腌制品的人,肠道息肉发生率比常人高3倍。
3、慢性肠道疾病患者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癌变风险是常人10倍,克罗恩病也会增加风险。这类人群需要更频繁的肠镜监测。
三、早筛的3个黄金手段
1、粪便DNA检测
新型检测技术能发现肿瘤脱落细胞的基因突变,准确率超90%。居家采样即可完成,适合作为初筛手段。
2、肠镜检查
医学界公认的"金标准",能直观观察整个结肠情况。无痛肠镜过程约20分钟,发现息肉可当场切除。
3、肿瘤标志物检测
CEA、CA199等指标异常升高时需警惕,但炎症也可能导致数值波动,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肠道发出的求.救信号,最怕被当成"老毛病"忽视。若出现文中提到的危险症状,建议在消化内科挂号时直接选择"便血待查"或"腹泻待查"专项门诊。记住,早期肠癌的5年生存率超90%,而晚期病例不足20%,这个时间差就是生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