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什么病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害揭晓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主要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引起,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胸痛等症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害主要有引发呼吸衰竭、脓毒症、胸腔积液、肺脓肿、多器官功能障碍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什么病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害揭晓

1、呼吸衰竭

社区获得性肺炎可能导致肺泡通气不足和换气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引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意识模糊等症状。治疗需及时给予氧疗,必要时使用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感染药物,以及氨溴索注射液等祛痰药物。

2、脓毒症

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展为脓毒症。患者表现为高热、寒战、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治疗需要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同时进行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支持。

3、胸腔积液

社区获得性肺炎可能累及胸膜,导致炎症性胸腔积液。大量积液可压迫肺组织,影响呼吸功能。治疗包括胸腔穿刺引流,必要时可胸腔内注射药物如注射用尿激酶。抗感染治疗可选用阿奇霉素分散片、莫西沙星片等药物。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什么病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害揭晓

4、肺脓肿

严重社区获得性肺炎可能导致肺组织坏死液化,形成肺脓肿。患者可出现咳大量脓痰、咯血等症状。治疗需要延长抗生素疗程,如使用注射用美罗培南联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必要时需经皮肺穿刺引流或手术治疗。

5、多器官功能障碍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可能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心、肝、肾等多器官功能损害。治疗需在抗感染基础上进行器官功能支持,如使用注射用多巴酚丁胺改善心功能,同时密切监测各器官功能指标。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什么病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害揭晓

预防社区获得性肺炎应注意增强体质,避免受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建议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恢复期患者应保证充足营养,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遵医嘱完成全程抗感染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