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水肿消退是不是好了
膜性肾病水肿消退通常提示病情有所缓解,但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疾病痊愈。膜性肾病是一种以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征的慢性肾脏病,水肿消退可能与治疗有效、尿蛋白减少相关,但仍需结合肾功能、尿蛋白定量等指标综合评估。
水肿消退是膜性肾病治疗有效的积极信号。多数患者经过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尿蛋白排泄减少,血浆白蛋白水平回升,组织间隙水分重新进入血管内,水肿逐渐减轻。此时仍需继续规范用药并定期复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等指标,避免自行减药或停药导致病情反复。部分患者可能因长期使用利尿剂暂时缓解水肿,但肾小球病变未得到根本控制,仍需警惕疾病进展。
少数情况下水肿消退可能伴随肾功能恶化。当膜性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小球滤过率严重下降时,尿量减少反而会导致水肿减轻,此时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尿毒症症状。此外合并肾静脉血栓形成时,虽然水肿暂时缓解,但会出现腰痛、血尿等表现。这类情况需通过肾脏超声、血电解质检测等手段进一步鉴别。
膜性肾病患者即使水肿消退也应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易吸收蛋白。避免剧烈运动及感染等诱发因素,每3-6个月复查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若出现泡沫尿增多或下肢水肿复发,应及时至肾内科就诊评估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