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常用有哪些中医疗法

急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疗法主要有中药汤剂、针灸疗法、穴位贴敷、推拿疗法、气功调理等。急性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心悸”、“喘证”、“水肿”范畴,多因心阳亏虚、水饮凌心或痰瘀阻络所致,需在西医急救基础上配合中医干预。

急性心力衰竭常用有哪些中医疗法

1、中药汤剂

真武汤加减适用于心肾阳虚型,含附子、茯苓等温阳利水成分;苓桂术甘汤针对水饮凌心证,可化解茯苓、桂枝等组成的痰饮;血府逐瘀汤适合瘀血阻络者,含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药材。需由中医师辨证开方,煎煮后分次温服。

2、针灸疗法

选取内关、神门、膻中等穴位平补平泻,能宁心安神改善心悸;艾灸关元、气海可温补心阳,每次15分钟;急性期针刺人中、十宣穴有助于回阳固脱。需由专业针灸师操作,避免晕针或感染。

3、穴位贴敷

将丹参、麝香等药物研末调膏,敷贴于心俞、厥阴俞等背部穴位,通过透皮吸收发挥活血通络作用。夏季三伏贴采用白芥子、细辛等温热药物,可减轻冬季症状发作。皮肤过敏者禁用。

急性心力衰竭常用有哪些中医疗法

4、推拿疗法

点按内关、足三里等穴位能改善胸闷气短;背部膀胱经循经推拿可疏通气血;轻柔的胸廓按摩有助于缓解呼吸困难。急性发作期应避免剧烈手法,由专业康复师指导进行。

5、气功调理

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动作可调节气机;六字诀“呵”字诀练习能补益心气;坐式太极拳适合体力较差者。需在症状稳定后循序渐进练习,避免过度换气诱发不适。

急性心力衰竭常用有哪些中医疗法

中医治疗需在规范西医强心、利尿等急救措施后进行,中药汤剂应避开西药服用时间,针灸前后监测血压心率。恢复期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毫升内,避免情绪激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功能,中西医治疗方案需由心血管专科医师与中医师共同制定。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