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早期症状主要有上腹剧痛、恶心呕吐、腹肌紧张、发热寒战、休克表现。
1、上腹剧痛
突发性上腹部刀割样剧痛是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最典型的早期症状,疼痛常始于剑突下或右上腹,迅速扩散至全腹。穿孔后胃酸刺激腹膜引发剧烈腹痛,患者往往屈膝侧卧以减轻痛苦。疼痛可能向右肩背部放射,伴随面色苍白、冷汗淋漓等自主神经反应。部分患者有长期慢性上腹痛病史,穿孔前可能出现疼痛性质改变或加重。
2、恶心呕吐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反射性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含胆汁。穿孔后胃肠道内容物进入腹腔引发化学性腹膜炎,刺激膈肌和腹膜导致频繁干呕。随着病情进展,呕吐可能逐渐加重并出现粪臭味呕吐物,提示出现麻痹性肠梗阻。呕吐后腹痛通常无缓解,这与单纯性胃肠炎不同。
3、腹肌紧张
体格检查可见板状腹体征,全腹肌肉呈防御性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以上腹部为著。由于腹膜受刺激引发反射性腹肌收缩,触诊时常有肌卫现象。肠鸣音早期可能亢进,随后逐渐减弱或消失。患者多拒绝按压腹部,体位改变时疼痛加剧。部分老年或体弱者腹肌紧张可能不明显。
4、发热寒战
穿孔后6-12小时可能出现低热,随着细菌性腹膜炎发展体温可升至38℃以上。初期为化学性腹膜炎引起的吸收热,后期因肠道细菌感染导致感染性发热。寒战多提示病情进展为化脓性腹膜炎。体温变化与白细胞计数升高常呈正相关,但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无明显发热。
5、休克表现
严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大量消化液和电解质丢失导致循环血量不足,腹膜强烈刺激引发神经源性休克。休克多发生于穿孔后2-6小时,是病情危重的信号。老年患者或合并心血管疾病者更易发生休克,需紧急医疗干预。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应立即禁食禁水,采取半卧位减少腹腔感染扩散。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禁止热敷腹部。建议记录症状出现时间、疼痛特点和生命体征变化,就医时向医生详细说明溃疡病史和用药情况。术后恢复期应遵循流质-半流质-软食的渐进饮食原则,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规律服用抑酸药物并定期复查胃镜。